擦的維他命C是什麼?維他命C保養好處,早C晚A保養方式&禁忌大公開!
作者:謝居璋、蕭岑安
你有聽過「早C晚A」的保養公式嗎?是不是感到很驚訝,維他命C還可以用擦的?擦的維他命C真的對肌膚有用嗎?由於,維他命C是廣受女性歡迎的保養成分,當保養品牌推出擦的維他命C保養品時,就會立刻成為網路爆紅款。但偶爾網路上也有人分享使用維他命C的產生敏感、爆痘,究竟「擦的維他命C」該怎麼使用才有效呢?有何功用呢?接下來,就讓我們帶你一探究竟,認識更多維他命C保養的小秘訣吧!
目錄:
維他命c為什麼可以用擦的?又有哪些效用?
在了解維他命C 為什麼可以用來擦之前,先讓我們一起先從認識「維他命C 」開始說起。大家所說的「維他命C 」,又稱為「抗壞血酸 」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。基本上,就是人體的必須營養素,足夠的維他命C可增加新陳代謝並延緩老化,若是缺乏可能會引起壞血症等生理作用。因人體本身是無法生成維他命C,只能透過飲食及塗抹方式來補充人體中的維他命C,後續讓我們一一介紹維他命C的好處吧!
「擦」的維他命C介紹
維他命C在化妝品內有許多的優點,也是一種重要的美容成分,依據國外文獻(Telang, P.S.,2013)指出,紫外線或環境汙染會造成皮膚出現自由基過多的情形。進而誘導一系列問題,包括:老化、發炎、色素沉澱、肌膚乾燥等,而「維他命C」良好的抗氧化特性,能夠有效減少皮膚的氧化壓力,達到以下3種保養功效:
功效 | 說明 |
---|---|
美白 |
|
抗老化 |
|
抗發炎 |
|
但是維他命C也有一些缺點,含有維他命C的化妝品也有可能會產生肌膚刺激或是敏感的現象,如果產生敏感現象記得要停止使用產品,並尋求醫生的協助喔!
「吃」的維他命C介紹
根據食藥署報告指出,食物中的維他命C含量,與食品品種、新鮮度、烹調方式、儲存環境等因素有關。一般來說,越新鮮的蔬菜水果,其含量就越高。日常生活中,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,包括:柳橙、奇異果、蕃茄等;蔬菜則包括:綠芽菜、甜椒、花椰菜等,但維他命C為水溶性,不耐熱且容易氧化破壞,故長時間烹煮會使有效的維他命C被破壞。基本上,還是建議食用新鮮蔬果,並用涼拌快炒的方式烹飪,才能夠保存更多的維他命C。
擦的維他命C保養技巧,3大撇步看這邊!
一般來說,使用「擦的維他命C」保養肌膚,有3個小秘訣,可以提高產品使用時的效用:
-
粉末及液體分開儲存,保存活性
「維他命C」本身是一個極不穩定的物質,且還不耐熱、不耐光,若沒有特殊技術的包裝方式,以儲存具有活性的「維他命C」,則容易氧化變黃造成產品外觀不美觀,但維他命C的美白效果又是眾所皆知的好,故在挑選產品時,要記得挑選有有正確保存的產品喔!
一般來說,市面上有三種常見的方式:一、維他命C粉末和液體分開包裝需後續混和的產品,二、包裝會選用不透光或深色瓶子來避免光線影響。三、使用「不含水配方」,如:高濃度多元醇溶劑。
-
全天候抗氧化,提升肌膚力
人體在日常生活中,最容易接觸不同的環境因子,例如:紫外線、空氣汙染、二手煙等。進而容易導致皮膚產生氧化壓力,導致黑色素生成、膠原蛋白分解,以及一系列的老化現象。故不管在「白天出門前」還是在「晚上睡覺前」,都會建議適時的補充維他命C,保持肌膚淨白光澤,面對每一天的肌膚挑戰。
-
持之以恆,肌膚青春活力
保養是一場馬拉松,每天一點點的肌膚呵護,並且持續觀察肌膚變化,適度地調整成最佳狀態,持續使用效果才會更加的顯著。此外,除了「擦的維他命C」外,也要時常保有好心情及健康的均衡飲食,才是肌膚年輕活力的關鍵。
以上3種方法都可以減少「維他命C」粉末氧化變黃的速度,但要注意產品放太久也是會出現泛黃(這是屬於正常現象),要避免這樣的情形建議開封後放置於抽屜可延長產品的保鮮期限!
維他命C何時擦最好?早C晚A保養心法,3種人要避開!
據國外文獻(Juliet M. Pullar, 2017)指出,維生素C作為一種水溶性且不穩定的帶電分子,一般來說會受到皮膚屏障所阻擋。只有當pH值低於4,維他命C才能成為帶電分子進入皮膚。因為維他命C不安定的原因,故科學家透過化學修飾或載體方式,把具有活性的維生素C送到肌膚中,使得有效發揮其功效。目前市面上常見修飾過的維他命C可分為四大系列:維他命C磷酸鹽系列、維他命C醣苷系列、維他命C酯類系列、維他命C乙基,而也可以透過產品全成分標的Ascorb-來判定產品內可能含有維他命C成分!
A醇保養,3大族群不要試!
網路上爆火的「早C晚A」的保養方式,就是在早晨起床使用含有「維他命C」的保養品,為肌膚提供抗氧化保護;晚間睡前,則使用含有「維他命A」的保養品,更新老廢細胞協助肌膚代謝,達到抗老化修復功效。但這樣的保養觀念不是完全正確,事實上「維他命C」可於日夜間使用,不受時間限制。而以下3種類型的人,則不建議使用維他命A相關產品。
⚠️ 注意:「早C晚A」保養中,維他命C是一種很溫和的保養成分。基本上,以下這3種類型的人還是可以使用擦的維他命C產品,千萬別覺得自己不適用所有含有維他命的產品喔!
-
懷孕/哺乳/備孕期的女生
避開使用含有「維他命A」產品,經由文獻指出(Milosheska, D.,2022)口服過量的維他命A可能會有致畸胎的風險。
⚠️ 注意:根據法規規定,維他命A酸(Retinoic acid)及其鹽類都不可以使用在化妝品中喔。
-
皮膚屏障受損
若你剛進行醫美手術、做臉或使用過其他酸類產品,先暫停使用高濃度的「維他命A」產品。
-
敏弱肌或過敏期間
若你是敏弱肌,無法接受「維他命A」這類較高刺激性的產品,千萬別強迫肌膚使用,否則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紅腫,甚至是皮膚炎情形,那就更得不償失了。此外,若最近肌膚狀況不佳,出現泛紅、腫脹或搔癢情形,可休息個1~2天後,等待肌膚穩定後再繼續使用。
擦的維他命C推薦
PuraVida維他命C鑽白能量精華
PuraVida維他命C鑽白能量精華,內含10%維他命C粉末,添加1%諾貝爾得獎的富勒烯成分並擁有原廠認證標章,一瓶可改善肌膚膚色不均、粗糙細紋及增加肌膚彈性,與特殊鮮盒包裝,將粉末及精華液隔開,可以使維他命C粉末不易變質,讓最新鮮的產品直接送到你的手上。
PuraVida維他命煥白精萃
PuraVida維他命C煥白精粹,富含21%綜合維他命,由6%維他命C(3-甘油抗壞血酸酯)、5%維他命B5、10%維他命B3組合而成,更添加白藜蘆醇、班葉鐘花素萃取讓肌膚肌膚色階健康亮白。類油的輕盈質地及添加阿魏酸微脂囊,能增加肌膚滲透,使肌膚吸收快速,清爽不負擔。
擦的維他命C保養秘訣都在這篇,看完是不是也覺得自己也很需要用「擦的維他命C」保養呵護肌膚?還有想了解更多有關於保養肌膚的相關小知識?那就快到純粹享部落格去看看吧!
📖 全文參考文獻:
-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(2012)。國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第七版。
- Grosso, G., Bei, R., Mistretta, A., Marventano, S., Calabrese, G., Masuelli, L., Gazzolo, D. (2013). Effects of vitamin C on health: a review of evidence. Front Biosci (Landmark Ed), 18(3), 1017-1029.
- Wang, K., Jiang, H., Li, W., Qiang, M., Dong, T., & Li, H. (2018). Role of vitamin C in skin diseases. Frontiers in physiology, 819.
- Pullar, J. M., Carr, A. C., & Vissers, M. C. (2017). The roles of vitamin C in skin health. Nutrients, 9(8), 866.
- Al-Niaimi, F., & Chiang, N. Y. Z. (2017). Topical vitamin C and the skin: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.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, 10(7), 14.
- Telang, P. S. (2013). Vitamin C in dermatology. Indian dermatology online journal, 4(2), 143.
- Boo, Y. C. (2022). Ascorbic Acid (Vitamin C) as a Cosmeceutical to Increase Dermal Collagen for Skin Antiaging Purposes: Emerging Combination Therapies. Antioxidants, 11(9), 1663.
- Yokota, M., & Yahagi, S. (2022). Evaluation of the anti‐wrinkle effect of a lipophilic pro‐vitamin C derivative, tetra‐isopalmitoyl ascorbic acid.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, 21(8), 3503-3514.
- Temova Rakuša, Ž., Škufca, P., Kristl, A., & Roškar, R. (2021). Quality control of retinoids in commercial cosmetic products.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, 20(4), 1166-1175.